我接触的甘肃朋友有三大共同的特点:崇文,尚朴,好书法。维君很典型,他是一位甘肃书法人,是一位将书法融入生命的陇上才俊。
维君出身陇西农村,这里的农家都有个小四合院,四合院的门楣上一般写上“耕读第”三个字,有的还有类似“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保留着农业社会崇尚耕读传家的传统。维君从小自觉接受这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熏陶,在父辈的鼓励支持下,初中毕业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师范,顺利跳出农门。师范里开设三笔字书法课,这是他走上书法之路的开始。他如鱼得水,上学时就崭露头角,毕业后在老家当了一名中学教师。尽管可以利用三尺讲台,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但毕竟天地太小,维君想要在更大的平台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工作。
二十多年前,他居然敢于辞掉公职,另谋生路。但他没有放弃教育,他自己办学,坚持崇文的理念传统,在更大范围影响更多的人。近年来,他专心做书法教育,让有书法梦想的年轻人走上专业的道路,通过书法高考迈入大学的殿堂。他好几个学生后来成了我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这些学生品性良好,朴实单纯,敬畏文化,专业过硬。显然,在维君那里接受的入门教育很重要。
敦厚朴实是一种过硬的品质,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细密的机巧,甘肃人大体都这样,一如黄土地的厚实与单纯,维君是一个典型。对于从事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人,这样的品质太必要。
维君热爱书法,书法已经成为一项事业,一种生活。他的书法很好,守正务实,不尚浮华。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习书偶成》

王之涣《登鹳雀楼》

《秦直道怀古》

《国庆游渭河源抒怀》

桂馥 隶书《秋水芝兰八言联》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虞集《题张太玄为陈升海画庐山图》

《悼琼瑶女士》

嵇康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艺 术 家 简 介

李维君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政协书画院秘书长,民盟中央美术院甘肃分院院长;民盟中央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民盟甘肃文化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中国文联联合实施的“翰墨薪传”项目首批专家团成员,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获民盟中央“百位优秀盟员”“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甘肃省“优秀政协委员”,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和甘肃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文丨李逸峰(文章原载《中国文艺家》,发布时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