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网事丨安阳:春至乡村铺锦绣 农旅融合绽芳华

时间:2025-04-14 19:14:00

民生网事

滑县道口古镇夜景(安阳融媒记者 冀坤 摄)

春至乡村铺锦绣 农旅融合绽芳华

安阳融媒记者 赵晓凤 王嘉晨 李坤 申昕

春花烂漫、景色宜人,每逢周末,“到乡村去”成了越来越多人的旅游“新宠”。正值春日,安阳市各乡村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农业产业同特色资源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涵盖生态、采摘、研学、考古等内容的乡村旅游项目,一步步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生态游

踏步乡村美景 欣赏自然风光

4月,春回大地,柳绿花红。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踏青赏景住民宿”成为时尚,不少市民和游客选择外出踏青,以生态游为主的乡村旅游热度不断攀升。

“进入4月以来,周末房间都处于爆满状态。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提前半个月房间已经全部预订出去。”4月10日,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的一家民宿负责人表示,随着气温的回升,不少外地游客选择来桃花谷景区踏青赏景,带动周边民宿也跟着“火”了起来。

“安阳本地的游客也有,外地的游客以山西、陕西、河北的游客为主。”该负责人说。清明节假期,太行大峡谷推出“桃花谷、太行天路、石板岩镇”等沉浸式旅游线路,让游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春日的休闲惬意,林州市“红旗渠人家”民宿入住率97%以上。

除了林州市石板岩镇、姚村镇等地迎来乡村旅游热外,不少市民也会选择趁着周末时间,去周边乡村感受生态游独特的韵味。4月10日,市民刘先生带着家人来到内黄县豆公镇看桃花。4月的朵朵桃花惹人醉,再加上乡村优美的风光景色,让刘先生一家人流连忘返。

林州市姚村镇下里街村风景如画(安阳融媒记者 冀坤 摄)

“近年来,我市各个县区都在拼乡村旅游经济,周边成熟的旅游生态村也比较多。我趁着周末带家人来逛逛,既可以欣赏乡村美景,又能够感受与城市不一样的‘慢生活’。”刘先生说,下周他还准备带着家人去汤阴县韩庄镇看看,体验不一样的生态美景。

研学游

探寻乡村印记 感受民风意趣

“面粉好难磨出来!我们拉了半天磨,麦粒才变成面粉。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4月8日,殷都区伦掌镇焦家坟村的一个研学基地里,十几个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费力转动石磨,体验传统磨面的艰辛。

谁能想到,这个小院曾是破败的空心院。焦家坟村地处偏远,曾是省级贫困村,“空心村”问题严重,老旧房屋闲置,隐患重重。为扭转局面,村“两委”雷厉风行,15天内完成16亩老旧宅基地的丈量、拆除与补偿。拆除时,老砖瓦被巧妙利用,铺路建广场,老树也被保留。村“两委”还争取资金,将老宅院改造成村史馆,为村子注入新活力。

“这可是俺村的‘宝贝馆’!”在村史馆内,村党支部书记焦庆林指着墙上的老照片介绍,村“两委”在复垦时巧妙规划,将老旧房屋分类改造,村史馆由此诞生,并把犁耙、镰刀、斧头等老农具搬至村史馆,既承载村史民俗,为后代留下文化遗产,又打造了热门景点,可谓一举多得。与此同时,该研学基地采用“引入、体验、感悟”模式,借助移动教学软件,让来研学的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任务。资源的整合应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来此学习知识,了解乡村文化。

除了焦家坟村,北关区柏庄镇北花村等地的乡村研学线路同样火爆。这些村庄积极进行改造,深度挖掘自身资源,为研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孩子们参与其中,能够亲近自然、学习农业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探寻乡村振兴的密码。乡村研学游正搭建起“城乡桥梁”和“古今桥梁”,助力乡村迈向新征程。

考古游

穿梭千载时光 聆听历史回响

“哇,这些陶片居然来自几千年前,太神奇了!”4月10日,在安阳西部的渔洋村,一群游客兴奋地端详着手中的仰韶陶片,眼中满是惊叹。随着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承载深厚历史的古村古寨,因丰富的考古资源成为热门考古游目的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历史奥秘。

渔洋村,这座拥有6000年中华文明不断代历史的古村,古老的房屋默默见证了岁月变迁。“这里的仰韶陶片、龙山卜骨、战国鼎壶都是历史的‘活化石’。每次带孩子来参观,都像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知识之旅。”游客吕晓冉表示,漫步村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触摸到文明发展的脉络。

游客畅游滑县道口古镇(安阳融媒记者 冀坤 摄)

滑县道口古镇,作为中国运河城镇的典型代表,同样藏有丰富的考古宝藏。原生态古河道、古码头等历史遗存,见证着大运河千年繁华。游客赵晓岩说:“走在古街古巷,仿佛能看到昔日商船往来。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可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游客在古镇穿梭,感受着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过往。

内黄三杨庄遗址,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汉代农耕聚落遗址,更是吸引了大批考古游爱好者。采访中,游客纷纷表示,古村古寨是天然的考古课堂,不容错过。游玩中,大家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坚定了文化自信。如今,乡村考古游正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更多人在探秘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文化游

探秘古村遗迹 触摸文明脉络

汽车沿着蜿蜒山路驶向清凉山。绕过一个山坳,远远就瞧见半山腰处矗立着一座方方正正的古塔,那便是赫赫有名的修定寺塔。

“妈妈快看!这座塔的砖块上刻着跳舞的人,真漂亮!”4月11日,春日的晨光中,6岁的韩明琦站在修定寺塔前,指着塔身浮雕,让身旁的妈妈用手机拍下了自己与这座千年唐塔的合影。

安阳修定寺塔(资料图)

“修定寺塔可是安阳文化游的热门打卡地。我们就是安阳本地人,早就听说过这座古塔,今天特意带着孩子来一睹风采。从市区开车不到1小时就到了,很方便。”韩明琦的妈妈告诉记者,“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修定寺塔始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塔系单层,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塔身四壁用3775块不同类型的模制花砖嵌砌而成,面积达300平方米。花砖上雕刻有菱花、帷幔、力士、花卉等119种图案密布塔身,雕刻栩栩如生,远望如覆满锦绣的华裳,展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

事实上,除了外,安阳周边村落之中,散落着很多历史文化景区:灵泉寺石窟、马氏庄园、内黄二帝陵、汤阴岳飞庙……每一处都有动人的故事,都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仿佛是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细节中透露着岁月的痕迹与文化的韵味,吸引着众多游人纷至沓来,共赏安阳美。

采摘游

采撷时令鲜果 体验农事乐趣

田野间,春意正浓,不少人选择前往近郊的果园、农场等地参加采摘活动,乡村采摘游热度持续攀升。

4月11日上午,在殷都区北蒙街道的塔晟嘉禾农场,游客李哲带着4岁的儿子一起采摘草莓,李哲的妻子正在给他们拍照。“孩子特别喜欢吃草莓,带他来摘草莓,让他更直观地感受草莓的生长过程,亲近大自然。他开心,我也开心。”李哲笑容满面地说。他的手里已经提了满满两大篮子新鲜草莓。

小朋友在摘草莓(安阳融媒记者 王嘉晨 摄)

在内黄县学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游客王女士手里提着一个小筐,正弓腰采摘红透了的圣女果。这已经是王女士本月第二次走进大棚采摘果蔬。她说,近郊采摘非常适合像她这样想周末出游放松身心,又不想长途跋涉的人。“你看这些果子,表皮光滑、鲜艳饱满,还带着一股泥土的清香,多喜人。”王女士手拿着刚刚摘下的一串果子高兴地与好友分享。

“咱家的圣女果色泽红润,酸甜多汁,现摘现吃最新鲜!光采摘圣女果如果嫌不过瘾,别的棚里还有甜瓜、西瓜可以采摘。西瓜既有红瓤的,也有黄瓤的。肯定有您喜欢的!”该合作社负责人一边忙着接待前来采摘的游客,一边热情推介。据他介绍,每到果子成熟的季节,就会有大批游客前来采摘、游玩。现在,已经有不少老客户早早预约了“五一”假期的采摘时间。

近年来,我市采摘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记者了解到,安阳万盛葡萄农场、安阳一号农场、安阳新思路果业采摘园等我市诸多休闲农业园游客不断。同时,我市采摘游已突破传统果蔬采摘框架,探索出“四季采摘”“主题研学”“农耕文化体验”等创新模式,吸引着各年龄层群众。

美食游

寻味传统佳肴 畅享舌尖之旅

滑县道口烧鸡和老庙牛肉,安阳县吕村饸饹面,内黄县的“八大碗”和灌肠,水冶的酥烧饼,林州的大锅菜……安阳乡村的日常餐桌不乏令人垂涎的质朴美味。

今年清明节假期,张小姐专程从石家庄出发,来滑县道口镇进行了一次“舌尖之旅”。“道口烧鸡被誉为‘中华第一鸡’,是安阳滑县道口镇特色传统名菜。作为道口烧鸡的忠实‘粉丝’,我一直想在原产地吃上一只烧鸡,过一把软烂鲜香的瘾。”张小姐说。

像张小姐一样追求个性、重视体验消费的年轻一代,因为“舌尖”带动“脚尖”,让我市不少拥有特色美食的乡村变身为旅游打卡地。

4月10日,林州市太行大峡谷景区附近的一家农家乐里座无虚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饭桌上各种各样的农家小炒鲜香扑鼻。从外地来林州旅游的游客王琪琪和朋友“光盘”之后,还多买了几份特色小炒、农家油饼和馒头打包,准备带回家。“粗粮细做,吃得健康又有特色。鸡、鸭、鹅、鱼是他们自己养的,色香味俱佳。”王琪琪说。

众多游客专程打卡,我市乡村餐饮促旅游、旅游促餐饮的“美食+旅游”模式初步形成,满足了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带动了农民增收。

“每逢节假日或周末,不少人专门开车到我们这里品尝农家饭,高峰期有时还需要排队用餐。边吃农家饭,边赏农家景,游客觉得农趣十足,我们的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殷都区伦掌镇一家农家乐负责人说。


网友有话

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致富花”

网友“一饮茶尽”:乡村游越来越火热,美丽乡村要根据各村的特点,壮大优势产业,把乡村打造成春能赏景、夏可纳凉、秋能摘果、冬增农趣的旅游目的地。

丰富课程,让研学更有趣

网友“育梦前行”:在乡村,孩子亲近自然、触摸历史,既拓宽了视野,又锻炼实践能力,无论是传统磨面,还是学习种植知识,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也希望乡村可以进一步发挥优势,丰富课程、提升服务,让研学更有趣。

深度体验,让历史“活”起来

网友“一只河豚”:站在内黄三杨庄遗址上,汉代村庄的模样瞬间鲜活起来,亲身感受,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描述震撼千倍。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元化的体验活动,让历史文化真正“活”在当下,让游客沉浸式领略古代文明的魅力。

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网友“星星点灯”:很多城市周边的村子里都藏着历史遗迹,像马氏庄园、修定寺塔、灵泉寺石窟等。探访古村落,亲眼看看那些古代建筑,听一听千百年前的故事,我感觉比书本上的字句更加生动,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深厚韵味。

“单一”变“综合”,释放叠加效应

网友“海边聆听”:乡村采摘游是集休闲娱乐、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旅游项目,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我市采摘游正从单一农业体验向综合文旅产业升级,未来需在品牌塑造、服务提质与生态保护上持续发力,进一步释放“农业+文化+科技”的叠加效应。

“美食镇”“美食村”大有可为

网友“泡芙小姐姐”:乡村美食属于土特产,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是旅途中别样的风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了吃而专程规划一场旅行。希望有特色美食的乡村以更多高性价比的特色美食和服务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比如开办美食节、开设美食展馆等,打造“美食镇”“美食村”,让游客慕名而来,吃好玩好,尽兴而归。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