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艘船空载航行时,在波涛中摇摇晃晃,随时可能被打翻;而当它装载着适量货物,却能稳稳前行。”社工周姑娘就用这样一个生动的“空船的故事”,开启了同学们对压力的思考之旅。前不久,大沥镇河东社区为河东小学五年级学生举办了一系列“抗逆力”成长课堂,同学们在轻松欢乐的氛围里,学到了压力管理、目标设立和朋辈社交的实用技巧,这些技能就像给他们的心灵穿上了一层“防护服”。

青少年健康心理宣传活动。
河东社区常住人口中,儿童、青少年约1500人,如此庞大的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尤为迫切,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社区从探索中给出了创新答案——通过构建“普及性预防、重点人群预防、针对性支援”的三层心理介入支援模式,及时为有情绪困扰的学生及其家庭提供支援,共同撑起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防护网”。
“家社校医”携手铺网
点亮青少年“心”光旅程
在河东社区的虎榜文体中心,亲子们正忙着彩排话剧,笑声和讨论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穿着自制的道具,兴奋地演绎剧中角色,家长们则在一旁给予鼓励和建议。这一幕,正是河东社区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一个缩影。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年来,河东社区积极搭建“家、校、社、医”联动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与医疗四方协同,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普及性心理预防模式,系统地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亲子沟通技巧以及科学管教方法。

亲子心理沙盘活动。
在亲子沙盘治疗中,家长和孩子在沙盘中倾诉内心;在亲子合作挑战赛里,大家齐心协力、为荣誉而战;在正向沟通话剧小组里,用表演传递沟通的艺术;在小小医生生命教育体验中,让孩子们穿上白大褂,探索生命奥秘……近一年,社区共举办32场线下活动,吸引超过2500人次参与,每场活动都热闹非凡。
同时,为了打破场地和时间的限制,社区还通过线上平台发起如“向家人Fun享爱”快乐家庭作品征集活动、正向沟通线上有奖问答活动等线上征集和打卡活动,推动超过3000人次学习和关注正向沟通方法,向家长及青少年宣传正向沟通的知识和理念。

亲子绘本阅读活动。
除了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外,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也很重要。河东社区积极鼓励亲子及儿童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如成立“河小青”巡护队、社区文化宣讲团以及“小青芽”绿植养护队等,通过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家庭、学校、社区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紧密沟通与协作,构建起家、校、社、医四位一体的全方位保护体系,让青少年在温暖、健康、积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精准聚焦重点群体
撑起青少年“心”绿荫伞
“每周六我都会来社区活动中心,在哥哥姐姐的引导下玩游戏和画画,可有意思了!”来自河东社区弱势儿童小雯兴奋地说。小雯是一名自闭症儿童,通过参与“师友”课堂活动,她和志愿者姐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志愿者的耐心陪伴和鼓励下,小雯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社交能力也明显增强。

困境儿童探访。
去年,河东社区成立了“童伴成长・师友”志愿服务队,首批志愿者骨干是来自佛山市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他们的陪伴下,弱势儿童们不再被“困境”束缚,能够和其他孩子一起参与心理游戏、绘画、手工等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服务”,许多困境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师友”志愿服务。
弱势儿童受经济、生理或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会面临更为“严峻”的生活挑战;同时,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业压力和成长烦恼交织,也容易出现情绪危机。为此,河东社区将重点人群预防作为第二层心理介入支援模式,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和弱势儿童,为他们提供精准的心理支持。
除了“师友”志愿者的不懈努力外,社区还构建了弱势儿童关爱帮扶机制。社工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的家访及日常的线上交流,组织社区党员、青年团队开展慰问关爱活动等,全面了解困境儿童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物质帮助和心理支持。
为提升高年级学生的抗逆力,河东社区同步为河东小学五年级学生开展了6期 “I Can” 青少年抗逆力成长系列课堂服务,覆盖300余人,并将抗逆力课程纳入青春期心理健康必修课。这些课程聚焦青少年的效能感、乐观感和归属感,旨在提升学生的人际技巧、问题解决能力、情绪管理和目标设定等多方面能力,帮助他们增强心理韧性,更自信、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定制“心”策解难题
助力青少年“心”向阳光
前不久,位于河东社区虎榜文体中心的“心理沙盘室”正式投入使用,社区居民如有心理咨询需求,均可联系社工免费咨询并接受个案服务。近年来,因为学业压力、社交冲突、家庭矛盾等原因的青少年自杀案例时有发生。

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为了预防青少年自杀等心理危机问题,河东社区搭建了“早期识别、及时介入、有效干预、持续跟踪”的服务机制,与辖区小学紧密联动,为有心理危机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建立专业的“一对一”帮扶团队。
小仪(化名)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曾因感情问题产生自杀念头。幸运的是,帮扶团队迅速介入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及时调整了她的负面情绪。现在,小仪情绪比之前稳定多了,还自愿加入志愿者团队,努力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此外,初三学生明仔(化名)因校园欺凌患上抑郁症并拒绝上学。社区社工及时介入,开展个案辅导,还搭建社区参与平台,鼓励他发挥绘画特长参与儿童绘画教学活动。此后,明仔逐渐走出心理阴霾,以积极的状态回归校园生活,还顺利参加了中考。
未来,河东社区将持续深化和创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三层心理介入支援模式,强化家校社医四方联动,为青少年提供更专业、更及时的心理健康服务,助力更多青少年健康成长,共同描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美好画卷。
文/南海融媒记者 吴志恒 通讯员 谢浩华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