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地图区域划分(浙江省舟山市行政规划细则)

时间:2024-12-03 08:17:35

舟山市

舟山市,古称“甬东”,又喻称“海中洲”,浙江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与宁波市、北接上海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岛大,海拔高,排列密集;北部岛小,地势低,分布稀疏;四面环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辖区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4696个岛礁,陆地总面积1440.2平方千米;舟山市下辖2区、2县: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市政府驻定海区海天大道681号。2022年末,舟山市常住人口为117万人。2023年,舟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00.8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浙L。

舟山市地图

1953年6月10日,设立舟山专区;1987年1月,撤销舟山地区,建立舟山市。舟山市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所在地。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舟山市拥有普陀山、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岱山、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海岛历史文化名城定海。

舟山市属于华南地层区东南沿海分区舟山小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上侏罗统和第四系。上侏罗统以中酸—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少量酸性熔岩和火山沉积岩,属钙碱性系列或弱碱性岩系。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分布在海积、冲海积平原区和山麓沟谷地带,厚度变化较大。

舟山市政区图

舟山市位于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域。舟山群岛由嵊泗列岛、马鞍列岛、崎岖列岛、川湖列岛、中街山列岛、浪岗山列岛、七姊八妹列岛、火山列岛和梅散列岛组成。东濒太平洋,南接象山县海界,西临杭州湾,北与上海市海界相接。处中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点,北靠长三角经济区,是中国南北海运和远东国际航线的主通道之一。境域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

舟山市政区图

舟山市境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大部分为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火山——沉积岩所覆盖,偶见上古生界变质岩系露头,新生界第四系分布在各岛边缘。境内广布巨厚的中生代火山岩,有火山喷岩、侵入岩、变质岩三大类。群岛呈西南-东北走向排列,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岛大,海拔高,排列密集;北部岛小,地势低,分布稀疏。岛上丘陵起伏,高丘占9%,低丘占61%,平原30%,形成不同土壤类型及农作利用格局。桃花岛对峙山为最高峰,海拔544米。多数岛屿山峰在海拔200米以下,南半地势差400米。海岸线总长2444千米,其中基岩海岸1855千米,人工海岸(海塘)530千米,砂砾海岸50千米,泥质海岸(涂)13千米。水深15米以上岸线200.7千米,水深20米以上岸线103.7千米。

定海区

  1. 定海区,浙江省舟山市辖区,地处浙江省东北部、上海市东南东海海域,舟山群岛中西部。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分明。定海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定海的先祖们已在此耕海牧渔,繁衍生息。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置定海县。1987年1月,舟山撤地建市,改定海县为定海区。境内现存有“海岛河姆渡文化”之称白泉十字路和马岙土墩等古文化遗址;千年古刹祖印寺;震远炮台和土城遗址;有明末抗清遗迹同归域、都神殿、八甲街等古建筑群。拥有包括南洞艺谷、鸦片战争遗址公园、马岙博物馆、金塘仙人山、月亮湾风景区、万花谷、徐正国博物馆、舟山名人馆、三毛祖居、李子苑等国家级旅游景区。定海区地质构造复杂。出露地层以中生界侏罗系上统为主,主要是火山喷出岩。定海区属海岛丘陵地带,为天台山脉向东北延伸部分,境内岛屿呈西南—东北排列。地形分为高丘、低丘和平原,呈环形分布。辖区总面积1444平方千米;定海区辖10个街道、3个镇:昌国街道、环南街道、城东街道、临城街道、千岛街道、盐仓街道、小沙街道、岑港街道、马岙街道、双桥街道、金塘镇、白泉镇、干览镇;区人民政府驻昌国路61号。截至2022年末,定海区常住人口50.7万人。2023年,定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8.7亿元。

普陀区

  1. 普陀区,隶属浙江省舟山市,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聚汇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普陀,在佛教《华严经》中是“一朵美丽的小白花”之意,1987年,设立普陀区。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全国沿海要冲、舟山渔场中心,自然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港口优良,素有“东海明珠”之称。全区共有大小岛屿743.5个,其中有人居住的45.5个。普陀区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部地势高,四周沿海低,最高峰为佛顶山,主峰海拔291.3米。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确定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与五台、峨眉、九华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古人誉为“海天佛国”。普陀山观音道场始建于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历朝累有兴废,鼎盛时码头香船林立,曾有三大寺,八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蓬,号称“五百丛林,三千僧众”。目前尚有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和大乘、梅福、紫竹林等数三十余座禅院供朝圣、观光。“南海观音”,通高三十三米,佛相庄严慈祥,游人云集瞻仰。山上文物众多,有元代的多宝塔,南京明故宫拆迁来的“九龙殿”以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杨枝观音碑”,称为普陀山三件宝物。辖区总辖区面积6730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6269.4平方千米,陆域面积458.6平方千米;普陀区下辖4个街道、5个镇:沈家门街道、东港街道、朱家尖街道、展茅街道、六横镇、虾峙镇、桃花镇、东极镇、普陀山镇;区政府驻东港街道东港昌正街169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陀区常住人口为382902人。2023年,普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6.5亿元。

岱山县

  1. 岱山县,隶属浙江省舟山市。为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岱山,古称“蓬莱”。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载:“岱山在海之北,传所渭岱舆蓬莱,或者名始于此。”位于浙江省沿海北部、舟山群岛新区中部,东连公海;东南至黄大洋、小板门水道,连接普陀区海域;西南至灰鳖洋:南至灌门水道,与定海区海域相交:西至七姊八妹列岛,与平湖市、慈溪市海域交界;北至川湖列岛,与嵊泗县海域相邻。1949年,从定海县析置翁洲县。1950年,废翁洲县,并入定海县。1953年,析定海县建岱山县。1958年,撤岱山县,并入舟山县。1962年,恢复岱山县;境内拥有上千年的渔盐历史,是全国十大重点渔业县之一、浙江省最大的食盐生产基地,年产食盐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岱山县,境内地质构造为白垩纪火山岩,主要为凝灰岩及酸性熔岩、火山岩、花岗岩等。海域属东海浅海大陆架海区,水深10~40米,分岱衢洋、黄泽洋、灰鳖洋、黄大洋4个海区。辖区总面积5242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4915.50平方千米,陆地面积326.50平方千米;岱山县辖6个镇、1个乡:高亭镇、东沙镇、岱东镇、岱西镇、长涂镇、衢山镇、秀山乡;县政府驻高亭镇鱼山大道681号。2022年,岱山县户籍人口16.80万人,常住人口21.15万人。2023年,岱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4.7亿元。

嵊泗县

  1. 嵊泗县,又称嵊泗列岛,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海岛县,由404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16个。县境西起滩浒黄盘山,与上海金山卫相望;东至童岛(海礁)的泰礁;北迄花鸟岛,连接佘山洋;南到浪岗的南北澎礁、马鞍山—白节山一线,与岱山县大衢岛隔水为邻。东西长180千米,南北距23千米~91千米,故有“一分岛礁九九海”之说。据《史记》和《水经注》记载,上古时期,嵊泗地为南蛮、东夷其中岛夷之地。嵊泗列岛系天台山脉延伸入海的岛礁群,岛礁出现于第四世纪的全新世,绝大部分为基岩组成。列岛地形起伏,水系短小,谷地浅凹,多岙湾岬角。属低缓丘陵地区,丘陵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90%以上,较大的谷地分布在泗礁山、枸杞岛、大洋山岛上,其余岛上谷地狭小。山地高度一般在几十米至一二百米之间,最高点系花鸟岛的前坑顶,海拔236.9米,低丘土层瘠薄且多裸岩。辖区总面积8824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8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738平方千米;嵊泗县辖3个镇、4个乡:菜园镇、嵊山镇、洋山镇、五龙乡、黄龙乡、枸杞乡、花鸟乡;县政府驻菜园镇。截至2022年末,嵊泗县常住人口为6.60万人。2023年,嵊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2亿元。

舟山市政区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