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思维 链上发力
江苏昆山全力推进质量强链工作成效显著
□ 沈 兰 本报记者 蔡美萍
昆山,江苏省的县级市,20年来蝉联全国百强县(市)首位,其背后的强大动力来源于昆山市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改进。
近年来,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当地产业特色,着力推进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区域质量竞争力实现新的跃升。
聚焦产业链开展质量创新
昆山市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苏州市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和《苏州市质量创新联合体管理指引》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质量创新联合体生态体系。2024年,昆山市以“2+6+X”新兴产业布局和“4-1050”产业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大健康4大新兴产业集群,深耕10条重点优势产业链,打造5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载体矩阵)为指引,在光电(显示)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的基础上,成功组建了装备制造产业、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该局在这些产业领域开展小微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服务企业35家,推动先进质量管理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该局建立符合昆山质量发展需求的“横向联动、纵向贯通、要素协同”工作模式,推动市场监管、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的横向联动,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加强协作融合的纵向贯通,开展光电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明确“1+3+N”建设目标,精准绘制具有产业链特点的“一图谱、三清单”,提炼质量管理优秀案例。光电产品质量提升项目被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授予第一批“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称号。
全面提升产业链质量竞争力
基于光电显示、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质量创新联合体的建设情况,昆山市扎实开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全力推进质量强链工作,助力产业链质量竞争力实现跃升。
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对光电显示等产业领域进行质量状况调研,精准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包括产业链全景图、质量技术路线图和质量瓶颈图谱),为产业政策决策提供支撑。
该局针对调研结果深入分析,挖掘产业链共性与个性短板,以企业服务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昆山市光电显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方案。通过组织专家问诊,从质量技术、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设施等多个角度,精准识别和剖析关键质量问题。
在明确链主企业、链上成员及技术机构,并确立质量提升的目标、路径和措施之后,该局进一步论证和完善相关方案、清单,召开光电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推进会。同时,充分发挥质量标杆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总结和凝炼产业链质量提升模式。目前,已提炼出两个优秀案例。
深化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工作
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效能,将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与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升级试点工作深度融合。整合质量、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资源要素,强化企业培育跟踪服务,紧密对接试点企业发展动态和服务需求。加强政策指导和支持,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装备制造、光电显示产业链,该局推荐3个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试点项目,制定企业、产业链、产业园区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工作方案。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化设计验证、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分析、质量改进等活动,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信息追溯,实现质量目标和质量活动的闭环管控。
同时,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引导链主企业发挥主引擎作用,沿产业链传递质量要求,共同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质量强企强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