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刻教学(寿山石雕刻技法——画韵薄意)

时间:2024-09-18 09:17:43

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它比浅浮雕还要浅,因雕刻层薄且富有画意,故称薄意。薄意作为寿山石雕刻技法上的专用名词,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法。

薄意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朝,从墓葬里出土的“石猪龙”,大小如拇指,躺卧其中,全身仅刻出几道直式双线纹,来表达“石猪龙”的轮廓和形态,可以说是不大量破坏石质的薄意雏形。当然,薄意的真正发展,跟中国文人画的兴起不无关系。

从明朝开始,当地一些雕刻大师考虑到寿山石的稀有性,就借鉴文人画的笔法,绘以博古的图案。到清末,当地出现了一位薄意雕刻名家林清卿,他注重意境和气韵,“因材施艺,按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熔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新的境界,发展成为了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由于薄意浅刻如画,耗材甚微,所以特别适合于雕琢像田黄石、芙蓉石之类珍品原石。此外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纯的色块、斑纹,即便是田石、水坑冻之类名贵石种也难求纯洁无暇。倘若这些瑕疵出现在印体部位,则无法通过钮雕加以遮掩,倘若不施艺术处理,势必影响到石章的品级,而过分雕琢又容易损坏宝石的天生丽质。在这种情况下,雕饰薄意于石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装饰方法。

薄意雕刻,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构图,在消磨成形的章面,发挥创作者丰富的想像力,进行构思设计,充分利用寿山石的纹理、俏色等特点,用毛笔在石面上描绘出图画。

其次勒线,描图定稿之后,用尖刀顺着形体的外轮廓勾勒出一道纤细、准确而明显的线条,要求把刀稳,运力均,落刀果断精确,刀锋活泼流畅,刀痕深浅适中。

接着铲地,用平刀、铲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种刀具,削刮勒线以外的空余石面,让景物部分微微隆起石面。如果是自然形的印材,铲地要随着石形的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形的印章,底地则必须平坦完整,印体的转角线应保持垂直。

最后雕饰,使用各种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浅刻雕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阴阳向背,使其富有立体感,达到笔墨渲染的韵趣。

薄意雕刻“以薄取胜,以简见长”,因此刀法应灵活多变,洗练概括,落刀准确,以一当十。雕刻完毕之后,还需要对某些细节,如花蕊、叶脉、苔点、枝干以及人物、动物的眼睛、鬓发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阴刻、抽丝,精细修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雕好的薄意犹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国画,取材广泛,讲求意境。著名的书画金石家潘主兰先生指出:“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界者。”

寿山石雕刻派系“西门派”最为令人称道的是薄意雕刻艺术,这都归功于“西门派”薄意大师林清卿登峰造极的成就,其名声与风格蜚声中外,名扬四海,一直流传影响至今。

林清卿的薄意从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掩拙扬俏”处理斑驳瑕疵的经验:“刻当相石。凡不色俏,则宜花卉;凡石呈裂痕,宜山水,以尽石势。下刀之先,心开一境,以尽画意诗情。”他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构图方法,用毛笔描绘石头,安排布局、勾点、波折,运用自如。不论是山水、人物或花鸟,超逸不俗,俱臻化境,叹为观止。内容上则多取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与历史典故,章法上繁简有致,格局清新。林清卿的薄意作品真正达到了“心开一境技不薄,清新隽永意无穷”的至高境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观赏中获得妙不可言的艺术享受。


最新文章